世博會的召開將成為上海建設低碳宜居城市的新契機,世博會結束后,城市建設中心將從中心城區轉移到郊區新城。世博園區將成為國際貿易和城市文化的新高地,園區和虹橋樞紐將形成新的城市功能軸。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副局長徐毅松昨天在出席“同濟匯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未來領導人研修班”開幕式時,就“上海世博會選址、后期利用與上海城市發展規劃”的問題與全國12個省市自治區的44位主管環保的官員以及國內外的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探討。
徐毅松表示,上海的城市用地呈現“外延式增長”,雖然和1997年相比,上海的建設用地增長了一倍,但是工業用地占到了總量的33%,遠遠超過國際城市15%~17%的正常工業用地的標準,城市土地越來越有限,必須進行集約和節約利用。城市空間結構亟待優化,城市人口的分布也不均衡,中心城區的人口仍然有1000萬左右,郊區新城的導入效應不明顯。
因此,上海將后世博利用作為解決空間結構問題的機會,將在世博會后將世博園區的功能整合于“國際貿易”和“國際文化”的兩大核心方向,并將虹橋樞紐納入世博后續利用的整體部分,世博園區和虹橋樞紐將形成新的城市功能軸,同時向延安路及陸家嘴延伸,提升黃浦江的品質,并把長三角連成一片,通過城際鐵路的作用,讓長三角形成“一日圈”。屆時,坐城際鐵路從昆山和蘇州到上海比嘉定、松江等坐軌道交通還要方便。
徐毅松還透露,到2020年上海的軌道交通將達到520公里,位居世界第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