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漢:東湖通道擬建兩段湖底隧道
時間:2012-03-27 11:28:58 來源:武漢市市政建設集團
3月26日,武漢東湖通道工程(魯磨路—二環(huán)線)開始勘察招標。招標書首次透露,東湖通道擬建兩段隧道穿越東湖風景區(qū),分別是筲箕湖隧道、郭鄭湖隧道,總長度達5.9公里。
東湖通道工程起于二環(huán)線水東段主線高架橋(紅廟立交),止于光谷大道主線高架(虹景立交),穿越東湖風景名勝區(qū)全長約12.85公里,紅線寬度30—55米,主線雙向6車道。項目總投資49億元,擬于今年6月開工,2014年12月建成通車。
標書透露了該工程的具體走向:起點段接二環(huán)線紅廟立交橋,長2.4公里;然后為下穿筲箕湖的隧道,長2公里;之后為人工湖心島,島上地面道路長0.7公里;接著為下穿郭鄭湖(大東湖)的隧道,長3.9公里;出隧道后為地面道路,對現(xiàn)狀團山路、魯磨路進行改造,長1.7公里;喻家湖路為高架段,長2公里。
據(jù)悉,東湖通道工程因穿越國家風景名勝區(qū)東湖,其選址方案還有待住建部審批。本次勘察招標包括初勘和詳勘,全路段分為3個標段,工期45天。
東湖通道備選方案多 隧隧組合終勝出
全程隧道:市民熟知但造價高
最先傳出來并為市民熟知的中段方案為全隧道方案,即以全程隧道的方式穿越大東湖。但該方案遭到部分專家的反對。因為據(jù)測算,如果建全程隧道,隧道長度將超過6公里,工程造價將過于高昂。而且隧道每年運營費用高達2億多元,是武漢長江隧道的2倍多。
專家們認為該方案在經(jīng)濟上很不劃算。
堤隧組合:投資適中符合實際
于是,有專家又提出“橋-堤-隧-路”組合方案:從起點以拱橋形式跨越東湖子湖燒雞湖,至美人腿(東湖漁場大門附近)落地,橋長近1.5公里;接著以堤(矮橋)的形式跨越郭鄭湖旁的漁塘,至沙灘浴場,堤全長2.5公里;從沙灘浴場開始建東湖隧道,穿越郭鄭湖湖底,在碧波賓館附近上岸,繼續(xù)以淺埋隧道形式前行,過磨山北大門后露出地面,全長2公里,其中湖底段1公里;之后以地面道路的形式直抵魯磨路。東湖通道全長約12公里。
專家認為該方案投資規(guī)模適中,后期運營費用低,符合武漢的實際。
隧隧組合:市政府向上級力薦
3月中旬,東湖通道業(yè)主武漢地產(chǎn)集團官方網(wǎng)站的一條消息,透露東湖通道還有一個“橋-隧-隧-路”方案,并已向住建部匯報,這讓東湖通道規(guī)劃方案增添了變數(shù)。
該消息透露,3月9日,武漢市政府負責人在北京拜會了國家住建部有關負責人,就武漢東湖通道建設事宜請住建部給予大力支持。武漢市匯報了東湖通道工程選址方案及方案比選情況,重點介紹了“橋-隧-隧-路”方案的主要特點及建設實施方案。
記者致電武漢地產(chǎn)集團有關部門負責人欲了解該方案詳情,但對方表示目前不便透露。不過,武漢市一位規(guī)劃專家分析,所謂“橋-隧-隧-路”方案,很可能是將原來中段的全隧道方案改成兩段隧道組合、中間以地面道路過渡的一種方案。因為過去也有一些專家提出,從保護東湖風景區(qū)的角度出發(fā),東湖通道中段應盡可能采用隧道方式,因此“堤隧組合”不被這些專家看好。為了提高隧道運行安全性,也方便管理,就把全程隧道一分為二,兩條隧道之間則以地面道路銜接。隧道接頭處可建人工湖心島,地面道路位于島上。
如今招標書顯示,本次勘察招標的正是這一方案。
最終結果:方案還有待住建部將審批
從湖北省住建廳了解到,東湖通道因地處東湖風景區(qū),而東湖風景區(qū)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(qū),所以東湖通道選址方案必須報住建部批準。
住建部有關負責人對武漢市如何處理好東湖風景區(qū)規(guī)劃與城市交通的關系、風景名勝區(qū)開發(fā)與保護的關系、東湖通道與湖泊水環(huán)境治理的關系等提出了具體意見,明確表示將一如繼往地支持武漢城市建設。
隧隧組合方案正式上報住建部后,部里會組織專家進行論證,最終東湖通道建不建、用哪個方案建,還要看論證的結果。
武漢市政府負責人表示將對東湖通道選址方案作進一步論證,并盡快報住建部審批,力爭今年開工建設。
市民聲音:希望保全大東湖美景
東湖通道的建設引起武漢市民的強烈關注,近段時間很多網(wǎng)友紛紛在網(wǎng)上為該工程獻計獻策。
網(wǎng)友“山水城林”說,真心希望武漢東湖建全隧道啊,不要破壞大湖景觀。南京玄武湖下面也是挖的隧道,硬是沒給造橋,武漢有關部門慎思審行。網(wǎng)友“rusvin”說:“為啥不搞全程隧道?是嫌東湖水面太大了,非要占一點才舒服?”網(wǎng)友“井然”也支持全隧道方案。目前,支持全隧道方案的網(wǎng)友最多。
網(wǎng)友“武漢觀員”則支持隧隧組合方案。他建議,一下紅廟立交就入東湖隧道,從沙灘浴場起坡再入第二段隧道,這樣一方面可解決遂道過長引起的種種麻煩,另一方面可以把線路拉直,減短行車路線。
中南建筑設計院原總建筑師、設計大師袁培煌認為,從保護東湖風景區(qū)的角度考慮,以全程隧道的方式穿越大東湖湖底顯然是最佳方案。至于兩段隧道的組合,這個似乎沒多大必要,因為隧道接頭處要建湖心島,而該島面積不可能太大,這就決定了地面過渡段可能很短,發(fā)揮不了太大作用。另外,兩段隧道組合的線路起伏過大,不便行車。與其這樣,不如建全程隧道。當然,全程隧道也有缺點,主要是經(jīng)濟性差了些。 (楚天都市報訊)